作者:喜樂爸
在中國少兒編程網的群里有朋友問到孩子編程創意的事情。作為一個為了創新曾經苦惱過的父親,我把我的一點經驗和想法與大家交流了一下。
好聲音里汪峰那句:“你的夢想是什么?”我曾經吐槽汪峰這句話好沒創意,沒新意。后來有一次突然意識到自己很膚淺,因為道理很簡單,"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"?;氐缴賰壕幊躺?,我對于孩子學編程的目的是,為了讓孩子在編程時成長,體會編程帶來的樂趣。當我每次重新回到成長和樂趣時,我發現可以從創新的壓力中釋放出來,很多事情就可以坦然接受,因為我發現快樂實際離我很近。
一,關注成長——注重相對的創新
一次我看到其他同齡孩子都會做俄羅斯方塊了,我家孩子鼠標鍵盤還不怎么會,作為家長我非常上火。當回到關注成長這個初心后,她今天會用鼠標和保存文件我會高興,因為對于孩子來說這就是創新。明天她理解循環和判斷的概念我也高興,孩子用到程序里這也是創新。所以,我不糾結孩子需要選什么游戲,不糾結孩子做出什么高大上的東西。所以孩子只要能擴展自己的編程思維,每次都能擴展自己知識的新邊界就好。在我看來這就是創新。
二,保持樂趣——要讓游戲具有對抗特點
在設計游戲時,為了使得游戲有樂趣,我覺得增加游戲的對抗性,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。以大魚吃小魚游戲為例子,通過設計兩個或三個可以控制的角色,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進行參與,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。這樣做有兩個好處。首先,一般編程設計時,孩子只是單純的模仿,按照老師或者書本一步一步操作。當增加游戲角色后,需要孩子對游戲進行二次開發,而不是簡單的進行模仿。其次,在這種設計中會增加邏輯判斷的難度,因為三個角色相互之間最后勝負的判斷,需要孩子很好的對代碼進行理解。
三、增加互動性——采用“別樣”的控制方法
在Scratch中控制角色的方法有:鍵盤控制、鼠標控制、視頻控制和聲音控制。這些角色的控制方法,其實腳本實現是很簡單的,孩子可以很快的上手。同理對于程序中變量,采用“別樣”的控制方法,可以極大增加游戲的趣味性。那么什么叫做“別樣”控制?例如,對于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中,通常的設計是采用單純的調節變量方法來改編圓的半徑直徑。如果,采用音量來控制圓的半徑,那么這就成為了一個很有趣的游戲。同樣,在接蘋果等左右或上下一維運動的游戲均可采用聲音控制的方法。而對于速度較慢的二維控制上,采用視頻控制也極大增加趣味性。
四、多樣的變量名
如果時間比較充裕,我與孩子通常會想一些好玩的變量名,這樣可以使得枯燥的程序變得個性化。在對變量理解時,通常會告訴孩子變量就像一個水杯,你今天裝果汁而明天裝礦泉水。而在程序中,要鼓勵孩子定義自己喜歡的事物。例如:在雙重循環中通常使用i和j作為循環的條件變量,喜歡汽車的男孩,可以改為保時捷和蘭博基尼。
五、有頭有尾
這里是我個人的一個偏好,我喜歡結構完整的游戲,我特別喜歡設計游戲的開始和結束畫面。我個人特別喜歡增加程序的場景。在開始前,增加一個倒計時開始,配上孩子的聲音。同樣在game over(游戲結束)時也喜歡配一些畫面。在最后我會增加一個成績單,讓我們每次玩的時候都有成就感。
綜上所述,我認為創新是一個欲速則不達的事,孩子學習編程的目的是為了成長和享受編程的快樂。所以,我更希望引導孩子編程時,自己是一個玩編程的大孩子,與小孩子一起享受每個小改進帶來的小快樂,我相信這些小快樂累積一起,我們的孩子會變成下一代的“喬布斯”。
同時也歡迎大家與我們一起分享學習編程的各種樂趣與心得體會。分享是一種快樂,感謝喜樂爸。
本站內容未經許可,禁止任何網站及個人進行轉載。